静待水到渠成

不忘初心之于产品经理

很早之前就知道有"不忘初心"这个词,当时觉得自己这么有追求有坚持的人,应该很容易做到。现在才发现其实很难,我也只是在努力追求!
对一个产品经理来说,不忘初心,尤其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无论在产品的什么阶段,产品经理都会收到来自八方的产品建议。过滤建议时,非常需要不忘初心。
尤其是在人员冗余的大公司,产品建议不仅可能来自你的不够熟悉一线工作的老板,来自有着自己KPI的运营或商业的同事,甚至可能来自相信"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开发设计等等其他同事。这些建议有时候友好,像美好的小礼物;有时候强硬,像不即刻回复就会杀了你的架在你脖子上的刀。虽然说我们应该兼听则明,广泛收集他人的意见,但是也一定要"不忘初心",不忘你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所应有的主见和立场,要能有反对老大的勇气,勇于有理有据地驳回老板的不靠谱的建议;要能安抚运营同事的玻璃心,判断运营bug的急迫性,呵护下班中的开发哥哥;要能欣赏商业同事迫于KPI的大胆创新,同时把握好用户体验和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要能真诚地感谢非产品同事的可能非专业的产品建议,有主见地对意见进行过滤。
一个没有本心,人云亦云的产品经理,会淹死在各路意见中,但仍然不可能做出好产品!

不忘初心,在团队充满负能量时更为需要。虽然,这时的不忘初心不一定意味着坚守职位。
你可以因为预见到未来的风险不忘内心的追求而选择离开,也可以因为爱着这个产品依旧相信内心的坚持而继续留下。这都是不忘初心!
离开比留下更容易 ...

产品实习之如何更好地在实习中成长

同样一份实习,为什么有的人干了三个月学到的东西比有的人干了一年学到的东西还多,为什么有的人干了三个月就已经被分配重量级工作而有的人干了一年还是在做刚入职时做的“杂活”?
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更好地在实习中成长的问题。

个人认为要想充分发挥一份实习的意义,从中学到尽可能多的东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高效超预期地完成份内工作,即使是打杂。
入职初期因为对你能力不够了解,必然会先分配一些杂活。这时候你不要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没有技术含量,你需要做的是高效完成分内打杂的工作,至少让大家满意,最好是超出大家预期完成。
如果连份内工作都做不好,大家如何放心把更重要的工作交给你,即使你有做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大家也会觉得你沉不下气不够踏实,你的人品会受到怀疑。

2. 要思考你工作背后的意义,要有自己的想法。
做什么事情,不要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任务,要求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主动思考这个任务的背景和意义,并进一步思考给出你的看法和分析。
比如给了你一个需求,你可以思考为什么要做这个需求,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我相信,如果你的方案有道理,大家不仅会采纳你的意见还会对你刮目相看。你的思考和能力也会让大家放心给你更重要的工作。
除了手头的工作,你还可以思考整个项目的运作,部门的盈利,公司的战略,行业的前景等等,只有多加思考,再通过学习沟通你才能了解的更多。

3. 善于向身边同事学习请教,留心抓住学习机。
每个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要善于向身边的同事学习请教 ...

产品实习之如何寻找实习机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个不善于寻找信息的pm,我会认为是一个不能紧跟时代潮流,难以在产品中有创新时尚的想法的人,是一个不合格的pm。

寻找实习机会也是寻找信息的一种实践。
下面是我所了解的一些寻找实习机会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不过我下面列举的实习机会是建立在你明确了自己的实习意愿,对该方向的工作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的。如果你只是想找一个实习,什么样的实习都好,那下面的这些途径有不少对你是不适合的、成本太高的。

我还是先说下确定实习意愿后需要做的事情吧,这样后续的实习机会其实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确定了实习意愿后,你可以

  1. 经常逛相关的垂直类论坛、网站;
  2. 加入相关的QQ群,关注相关的公众号;
  3. 结识一些在该方向工作的学长学姐,可以通过关系链认识,也可以直接在知乎等网站上找到相关的牛人向他们发私信发邮件诚恳地请教;
  4. 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多多体验这方面的产品,甚至可以自己尝试着模拟一下自己来做这个事情。

对于我来说,一旦确定实习意愿后,一般会至少花一个月的时间去了解这个方向。
这样有很多好处,一方面为你后续面试增加成功的资本;另一方面你可以在这种较为深入的了解过程中再次审视自己的意愿,这时候调整意愿比你进入实习岗位后调整的成本要低很多。实习虽然不是正式工作,但是干不久发现自己不喜欢然后离职的人也是很不厚道的,互联网圈子很小,请谨慎你的每个选择,保护好你的名声。

如上,有了这些实践之后,其实实习机会往往会主动来找你的。
你在垂直类论坛、网站、QQ群等上的表现,会让人注意到你。如果有机会会有人主动联系你的,你也可以主动找群友寻求内推机会 ...

产品实习之确定你的实习意愿

最近将近暑假,身边有不少同学开始找实习,因为问我的人比较多,所以干脆把我的一些个人心得记录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鉴于我个人的两次实习,一次是在百度贴吧做产品运营实习,一次是在腾讯微视做产品策划实习,都属于大公司的产品实习,所以我的心得自然也局限于此,请自取所需,不要盲信。

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介绍自己的经验:
第一,确定你的实习意愿
第二,如何寻找实习机会
第三,如何更好地在实习中成长

这篇文章讲的是第一部分:确定你的实习意愿。

为什么要先有这一步呢,是因为我跟不少同学沟通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同学对互联网pm其实一无所知,之所以想找产品实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原因:

  1. 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试图通过多尝试去发现自己所爱;
  2. 觉得pm很火而且“传说”不需要技术门槛,比技术类容易进,所以想找产品实习。

第一个原因,其实是发现自己所爱的很浪费时间的一个方法。
了解一个职位虽然确实只有亲身体验才最有感受,但是有些职位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直接排除!
不要觉得自己才研一,还有时间,其实真正体验一个职位3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的,至少也得半年。这么算来,到研二暑期实习前你最多能体验两个职位。盲目地尝试一次就少一次机会。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这几年产品热的误导。
如果你只是为了不从事技术工作而去做产品,本身并没有对产品的爱,那你不仅做得不开心也做得不好!
何况现在产品人员已经不再稀缺 ...

产品经理,你就是你的产品——转自朋友圈

产品经理,你就是你的产品: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news_2a892a9437a406bb5f252cdf662486b2?s=8&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导读

产品经理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Mat Balez 在Medium上发文谈了自己的看法,Mat 曾在Google 的 Glass,Google+,Latitude,Maps 部门担任产品经理,现在在 Airtime 担任产品方面的副总裁。

-- 我:我在构思写一些关于产品经理是什么样的文章
--S:是不是就类似于“啊,你应该这样写电子邮件”……
--S:你应该这样归档文件……
-- 我:哈哈,差不多就是这样。

过去十年,我作为产品经理(Product Manager,PM)在Google的不同部门工作过。现在,我在纽约市的一家初创企业负责产品开发。上面是我和一位朋友的对话 ...

做一个靠谱有爱的PM

还未接触PM的工作的时候,曾经觉得这是一个多么高大上的工作。逻辑思维要强,审美手绘能力要好,沟通合作能力要好,招聘要求上一个个高大上的词。然而入门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其实对一个PM的最高的评价却是最朴素的——靠谱有爱!

自然不是说那些高大上的要求不需要,只是这些相比之下更容易培养,而如果不够“靠谱有爱”即使这些再强也只能是个合格的PM而不可能是个优秀的PM。
比如,我曾经担心自己的逻辑能力不强,总有些点不能想到,后来发现其实不必自卑,只要有基本的逻辑,通过锻炼是可以增强的。经历多了,知道的不同可能性多了,就越来越严谨了;接触的不同方面多了,自然就学会触类旁通了。即使没能一开始就很强,但是多积累多思考,就会越来越强。
而这个变强的自驱动力的源头是靠谱有爱!

其实,我觉得,靠谱有爱的人,或许做什么工作都会成功的吧!
至于成功的大小则看各自的追求了。靠谱有爱的人不会以外人的眼光来界定自己的成功,他们有源自内心的信心和力量!

回到我的工作,就PM而言,我越发觉得“靠谱”是工程师对一个PM的最高评价!
一个靠谱的PM,需求的提出是严谨的,需求的沟通是详细的,需求的跟进是尽责的,对需求的结果是担当的。最怕的是需求没想清楚,经常修改需求;出了问题不能担当 ...

进化及其他的修修补补——读道金斯《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

信息过载的时代,有些书并不需要自己从头读到尾。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的《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进化的证据》我就是通过一篇他人的读书笔记来学习的。
链接:FT中文网《修修补补的大脑

全书我没有看,但是对于此读书笔记中提到的进化的缺陷却很有感触。

我们从更低级的物种进化而来的,不可避免的带有原来的“痕迹”。你吃惊的时候汗毛树立,是因为你的祖先曾经身披长毛,冷天毛发竖起,热天毛发低伏。你长个阑尾,是因为你的祖先要吃大量的粗纤维的食物。到现在我们已经和祖先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了,但原来的“痕迹”却还在,而且似乎成了“缺陷”。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很多器官设计糟糕透顶。
比如眼睛。我们眼睛中的感光细胞不是朝前,而是朝后的,装反了。连接感光细胞和大脑的“电线”,不得不从视网膜上的一个孔洞穿过,这个“洞”就成了“盲点”,因为在这一“点”上没有感光细胞。
我们的喉咙里有“喉返神经”,本来是应该直接从大脑通向喉部的,但其中有一条却要绕个大弯路,往下一直走到胸部 ...

搜索PM工作小结

从去年11月25日入职,除去寒假一个月,算来也已经满4个月了。
却丝毫没有觉得枯燥厌烦,依旧每天都感觉到压力和成长!

工作的重心从搜索优化转移到数据挖掘和一点点客户端设计的需求。
当然,搜索的优化是没有止境的,本不能忘,只是暂时不会有太大的优化。

一直认为,走走应该停停,思考和总结才能真正成长。
于是,这个周末趁闲思考了下自己这4个月的搜索工作,试图做个小结。
其中,大多数是自己的工作积累,当然不可避免会有导师的指导和看过的相关学习资料的影响。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搜索是我们查询自己所需信息的得力助手。
无论是大搜索产品,还是其他产品中的小小搜索框,搜索称得上是一款产品的标配。
那,搜索究竟是做什么的呢?搜索PM的工作又是做什么的呢?

搜索的目标

搜索的目标,是帮助用户更快找到想要的结果项。

当然这是单纯的说法,对于终极目标为盈利的产品来说,搜索归根还是为KPI服务的。简单举例,搜索用户的目标一般是增加用户点击关注的比例;搜索商品的目标则是增加用户形成购买行为的比例。

但是,是不是100%给用户他想要的,用户就满意呢?
不是的。
鬼脚七曾经在《搜索的悖论》一文中提到,当用户没有明确目标时,假如搜索做到最准确,让搜索结果里所有的项都是用户想要的,用户反而不满意了,因为都是可选择的等于不知如何选择 ...

做互联网产品经理的4点经验——转自鬼脚七

产品经理是个很奇怪的岗位,好像大多数人都能做,因为每个人对某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提出一些意见和想法,甚至能设计实现原理;也好像大多数人都做不好产品经理,因为互联网上成千上万个产品,大部分是垃圾,没几个产品是用户真心觉得很不错的。
我做产品经理,还不到两年,以前十来年一直在做技术。之前做技术的时候,我恨看不上产品经理。当时想:产品经理自己什么都实现不了,每天就是提点想法,而且想法还经常不靠谱,如果哪天裁员,产品经理的位置最危险了;但等我转来做了产品经理,想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嗯,产品经理太重要的,一个产品的未来就决定在产品经理身上。
你问我现在如何看待技术人员?嘿嘿,我现在觉得,技术就是一把刀,让它杀谁就杀谁!当然,这只是开玩笑。一个好的技术团队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那是相当重要。 对如何做产品经理,我还真的是小学生,自己负责的淘宝搜索最近两年也没什么大提升。特别是看了周鸿祎丶张小龙关于对产品的一些访谈以后,我更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

不过我有个优点,就是善于学习丶思考丶总结并分享。而且作为一个外行进入到这个领域,观察的角度也会不一样。这一年多下来,也找到一些感觉,发现周围的一些产品经理,容易走入一些误区,分享给大家。

做产品经理,而不是功能经理 ...

产品策划实习一个月的一些工作心得

2014的第一天,难得好天气,假日里起了个大早,专程骑单车去了公司,单程耗时40分钟,出了一身汗但是心情却特别好。算个好兆头哈~

算来已经实习一月多了,在公司里导师和其他同事都待我很好,而且大家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不过,在此只分享下一些工作心得哈~
另外,由于所有的心得体会都是在特定情境下得出的,并非放之天下皆准的真理,故仅可作为手边根据需求而选用的工具。切记。

自我修养

  • 产品应该是用最简单的逻辑去满足最大的需求,不要复杂化。不要把策略想得太复杂,越简单越好。
  • 从目的出发去想问题。不要想得太复杂或者想偏了。
  • 观察竞品,可以为自己提供参考。
  • 不要想确定下产品方向后再说,而是先想想看每个方向应该如何走。因为方向有时候不是你能确定的。
  • 提需求时一定要考虑全面,模糊或者没考虑到的小问题可能会导致后续不可预期的大问题。
  • 对于新问题,如果还没有确定的解决方案,则应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
  • 创新并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全新事物才叫创新,在IT行业和服务行业,如何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找到用户的痛点,找到缓和以及优化的方法,让用户消除不快,感受到愉快,也是一种创新,一种微创新。

外力支持

  • RD的解释,PM需要理解,但是解释是否合理是否采纳,还是需要从产品的角度出发。
  • 不要自己闷头想解决策略,与相关的RD沟通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