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水到渠成

布隆伯格2014年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转自微信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Q4NDcwNA==&mid=201822712&idx=4&sn=e54dbe9f1d63fd3dceed066c20f190a2&scene=0#rd
作者简介:布隆伯格,Bloomberg创始人,曾任纽约市市长。

感谢凯蒂,感谢福斯特校长、哈佛大学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还有迎接我回校的所有教职员工、校友及同学们。
站在这里,我非常激动,不仅是因为我能在哈佛大学第363届毕业典礼上面对各位优秀的毕业生及校友讲话,更是因为能站在去年奥普拉曾站过的地方。天啊。

下面让我从最重要的环节开始: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2014届毕业生们,这是他们应得的。
不管怎样,今年的校园很令人振奋:哈佛橄榄球队连续第七次击败耶鲁,男子篮球队连续两年打入全国大学体育协会冠军赛的第二轮,还有男子壁球队则获得了全国冠军。
谁会想到:哈佛,竟然有如此强大的运动天团!(开个玩笑)不久后 ...

中国-不守规则的世界——转自朋友圈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IyNjAzMQ==&mid=200149074&idx=1&sn=5fd74c3239762ca3d8ed32e9d2551cb6&scene=1#rd

在我们对西方世界了解得太多时,却对自身了解得实在太少,乃至于一切的憧憬与蓝图都是建立在一个不能融合的土地上。

首先我来讲个故事,这是发生在几年前的“安利退货门事件”,故事发生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上海(本人也是上海人):
自九十年代后期,随着跨过企业进入中国,西方世界与中国才在基本的生活层面真正开始相互接触。在跨国企业大批量迁往中国的过程中,一家名叫“安利(Amway)”的美国保健品跨国公司,也希望在这片它并不熟悉的土地上开展蓝图。
作为一家排名世界500强、并且是前三十名的国际知名企业,安利公司直销制度体系显得非常独特,并且被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另眼相看,形容为“最无懈可击的激励制度”、被哈佛MBA和中国人大MBA列为教材案例,这家公司自然是实力雄厚,对中国市场充满了期待。
然而,正是这家巨型企业,在中国最繁荣的城市上海,领略到的是东方人的不可思议之处:
刚进入中国的安利 ...

提问的智慧——转Eric Steven Raymond

原文:smart questions, 作者:Eric Steven Raymond。
中文版译者未知。

在黑客世界里,当提出一个技术问题时,你能得到怎样的回答?这取决于挖出答案的难度,同样取决于你提问的方法。本指南旨在帮助你提高发问技巧,以获取你最想要的答案。

首先你必须明白,黑客们只偏爱艰巨的任务,或者能激发他们思维的好问题。 如若不然,我们还来干吗?如果你有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玩味的好问题,我们自会对你感激不尽。好问题是激励,是厚礼,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而且通常会暴露我们以前从没意识到或者思考过的问题。对黑客而言,“问得好!”是发自内心的大力称赞。

尽管黑客们有蔑视简单问题和不友善的坏名声,有时看起来似乎我们对新手,对知识贫乏者怀有敌意,但其实不是那样的。

我们不想掩饰对这样一些人的蔑视--他们不愿思考,或者在发问前不去完成他们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只会谋杀时间——他们只愿索取,从不付出,无端消耗我们的时间,而我们本可以把时间用在更有趣的问题或者更值得回答的人身上。 我们称这样的人为“失败者”(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有时把它拼作“lusers”)。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志愿者,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解惑答疑,而且时常被提问淹没。所以我们无情的滤掉一些话题,特别是抛弃那些看起来象失败者的家伙 ...

20分钟读懂民主——转自朋友圈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k5MDkyNA==&mid=200087364&idx=1&sn=7107a3b126c512b8a960e178fd51142a&scene=1#rd

民主是“大多数”?

民主是什么呢?很多人一定会说,这个问题很简单嘛,民主就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比如有5 个人去旅游, 4 个人想游泳, 1 个人想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一定是去游泳,如果最后的决策是去打球,那就变成专制了。

可别忙,当我们把上面的例子稍微改变一下,你就会惊愕地发现,这个 " 民主 " 竟然是只披着羊皮的大尾巴狼:比如 5 个人中有 4 人认为 1 人该死 ...

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节选朋霍费尔《狱中书简》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DEyODYyNA==&mid=200043291&idx=1&sn=1bb3403ef6a28733dc88b4a710220eab&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自己还未看,先借他人节选,暂取海之一瓢。

关于愚蠢

对于善来说,愚蠢是比恶意更加危险的敌人。
你可以抵抗恶意,你可以揭下它的面具,或者凭借力量来防止它。恶意总是包含着它自身毁灭的种子,因为它总是使人不舒服,假如不是更糟的话。
然而面对愚蠢,根本无法防卫。要反对愚蠢,抵抗和力量都无济于事,愚蠢根本不服从理性。假如事实与一己的偏见相左,那就不必相信事实,假如那些事实无法否认,那就可以把它们干脆作为例外推开不理。
所以同恶棍相比,蠢人总是自鸣得意。而且他很容易变成危险,因为要使他挥拳出击,那是易如反掌的。
所以,比起恶意来 ...

辩论七律——转自奥卡姆剃刀的博客

无论是从事产品工作还是其他,逻辑性都是可贵的。
逻辑性同时也是可以训练的,思考问题时遵守逻辑规律,尽量周全考虑,如此长久逻辑性便会增强。
虽然逻辑性不强不利于从事产品工作,但是你可以选择让自己变强!
本文分享给跟我一样觉得自己逻辑性不够强的产品新人。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7e111d0101alcq.html
此文已发表于《北京科技报》。

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但并没有同化人们的思想,网络辩论硝烟弥漫,热点话题层出不穷。但嘈杂背后的真相,却是情绪释放的帖子远多于冷静讲理的帖子,即使试图讲理的帖子,也有很多是逻辑混乱的,以致于各说各话,难获共识。特别是在微博,四处起火,一地鸡毛,而乱相丛生最主要的原因是网友的逻辑能力欠缺。根据多年的辩论经验我总结了七条辩论逻辑,供您参考。

1、有“证伪性”才有意义

你是一个战士,连长的战前动员称“只要冲锋跑得快,就不会受伤”,你拼尽全力冲了出去,被人血肉模糊地抬了回来,你质疑连长,连长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你冲得不够快,否则就不会受伤 ...

历史的真言——托克维尔文集摘抄

不想多言,毋须多言。
折服于托克维尔的思想,感慨于历史的如此相似。
只愿,我们的时代能够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纵使我如此渺小,但是我希望自己,至少能不太过糊涂地苟活,至少能于内心留一方净土。

《旧制度与大革命》前言节选

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相互之间再没有种姓、阶级、行会、家庭的任何联系,他们一心关注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利益,他们只考虑自己,蜷缩于狭隘的个人主义之中,公益品德完全被窒息。专制制度非但不与这种倾向作斗争,反而使之畅行无阻;因为专制制度夺走了公民身上一切共同的感情,一切相互的需求,一切和睦相处的必要,一切共同行动的机会;专制制度用一堵墙把人们禁闭在私人生活中。人们原先就倾向于自顾自:专制制度现在使他们彼此孤立;人们原先就彼此凛若秋霜:专制制度现在将他们冻结成冰。

在这类社会中,没有什么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每个人都苦心焦虑,生怕地位下降,并拼命向上爬;金钱已成为区分贵贱尊卑的主要标志,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流动性,它不断地易手,改变着个人的处境,使家庭地位升高或降低,因此几乎无人不拼命地攒钱或赚钱。不惜一切代价发财致富的欲望、对商业的嗜好、对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便成为最普遍的感情。这种感情轻而易举地散布在所有阶级之中,甚至深入到一向与此无缘的阶级中,如果不加以阻止 ...

野雁——Mary Oliver

Wild Geese——by Mary Oliver

You do not have to be good.
You do not have to walk on your knees
For a hundred miles through the desert,repenting.
You only have to let the soft animal of your body
Love what it loves.
Tell me about your despair,yours ...

被美化的中国网络革命——转自政见

转载自http://cnpolitics.org/2012/07/the-myth-of-the-chinese-internet-revolution/#rd?sukey=5ff8f4a45563ad8c46da5f58373fbd1a46e032ac41db9735cca6658906f4181cae9b649ad34b3c7dfba9230f6edd0d61
原作者:缪莹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2011年的中国有4亿5700万网民,据估计这个数字在2015年将增长到6亿5000万。令澳大利亚学者詹姆斯・雷柏德(James Leibold)不解的是,学术界对中国网络博客兴起的介绍分析似乎仅仅停留在“虚拟行动主义”(digital activism)和“网络和谐”之间,似乎这一场“猫鼠游戏”是中国网络言论的精髓所在。

《孤独的博客:中国网络的民主虚像?》一文中,雷柏德讨论了网民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带来的影响。雷柏德对博客的定义包括了普通博客、微博客和论坛,这三者在他的眼里都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它们开放又私密,既能够让网民们参与全国性的网络讨论,也能够让一群有共同爱好的网民在网络的某个角落共享他们自己的乐趣。

和对西方网络参与的讨论不同,中国的网络革命似乎被美化了,学术界几乎是一边倒的言论:网络爆炸对中国社会的转变是积极性的,网络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是更简便的公民参与。有趣的是,哪怕这些学者自己的微博被“和谐”了 ...

《商法概论》课程学习心得

聊记商法概论课程的学习心得,向我心中最有气质的苏静老师致谢。

本学期选修《商法概论》课程,初衷是弥补在北邮太过专业性的缺陷,此外,还有骨子里潮汕人对商业的关注。虽然也曾经因故缺了好几次课,但是不得不说,这门课程还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回想来,课程的学习中我印象最为深刻最震撼的莫过于课程伊始对法律基本理念的思考,对法治在中国的思考。

“法”与“法律”,“法制”与“法治”,“权利”与“权力”,“法律意识”,这四个问题,虽然在义务教育过程中长篇大论的背诵里屡次遇见,但是其根本我却未曾思考过,对其区别也未曾有过清晰的认识。所以这次无疑给了我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这四个问题也贯穿了本课程的始终,作为课程的基础而存在着。下面我分别针对四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感想。

认识到“法”和“法律”的区别,我也开始明白了良法和恶法的区别。虽然地处省尾国脚的潮汕受的思想控制自古比较弱,但是我观念中只是认为“中国的法律不过是为了维护统治而设”,却未去思考过“法”和“法律”的本意。《商法概论》的课程,让我在批判我国的法律的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