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水到渠成

产品实习之如何寻找实习机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个不善于寻找信息的pm,我会认为是一个不能紧跟时代潮流,难以在产品中有创新时尚的想法的人,是一个不合格的pm。

寻找实习机会也是寻找信息的一种实践。
下面是我所了解的一些寻找实习机会的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不过我下面列举的实习机会是建立在你明确了自己的实习意愿,对该方向的工作有所了解的情况下的。如果你只是想找一个实习,什么样的实习都好,那下面的这些途径有不少对你是不适合的、成本太高的。

我还是先说下确定实习意愿后需要做的事情吧,这样后续的实习机会其实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确定了实习意愿后,你可以

  1. 经常逛相关的垂直类论坛、网站;
  2. 加入相关的QQ群,关注相关的公众号;
  3. 结识一些在该方向工作的学长学姐,可以通过关系链认识,也可以直接在知乎等网站上找到相关的牛人向他们发私信发邮件诚恳地请教;
  4. 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多多体验这方面的产品,甚至可以自己尝试着模拟一下自己来做这个事情。

对于我来说,一旦确定实习意愿后,一般会至少花一个月的时间去了解这个方向。
这样有很多好处,一方面为你后续面试增加成功的资本;另一方面你可以在这种较为深入的了解过程中再次审视自己的意愿,这时候调整意愿比你进入实习岗位后调整的成本要低很多。实习虽然不是正式工作,但是干不久发现自己不喜欢然后离职的人也是很不厚道的,互联网圈子很小,请谨慎你的每个选择,保护好你的名声。

如上,有了这些实践之后,其实实习机会往往会主动来找你的。
你在垂直类论坛、网站、QQ群等上的表现,会让人注意到你。如果有机会会有人主动联系你的,你也可以主动找群友寻求内推机会 ...

产品实习之确定你的实习意愿

最近将近暑假,身边有不少同学开始找实习,因为问我的人比较多,所以干脆把我的一些个人心得记录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鉴于我个人的两次实习,一次是在百度贴吧做产品运营实习,一次是在腾讯微视做产品策划实习,都属于大公司的产品实习,所以我的心得自然也局限于此,请自取所需,不要盲信。

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去介绍自己的经验:
第一,确定你的实习意愿
第二,如何寻找实习机会
第三,如何更好地在实习中成长

这篇文章讲的是第一部分:确定你的实习意愿。

为什么要先有这一步呢,是因为我跟不少同学沟通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同学对互联网pm其实一无所知,之所以想找产品实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原因:

  1. 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试图通过多尝试去发现自己所爱;
  2. 觉得pm很火而且“传说”不需要技术门槛,比技术类容易进,所以想找产品实习。

第一个原因,其实是发现自己所爱的很浪费时间的一个方法。
了解一个职位虽然确实只有亲身体验才最有感受,但是有些职位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直接排除!
不要觉得自己才研一,还有时间,其实真正体验一个职位3个月的时间是不够的,至少也得半年。这么算来,到研二暑期实习前你最多能体验两个职位。盲目地尝试一次就少一次机会。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这几年产品热的误导。
如果你只是为了不从事技术工作而去做产品,本身并没有对产品的爱,那你不仅做得不开心也做得不好!
何况现在产品人员已经不再稀缺 ...

做一个靠谱有爱的PM

还未接触PM的工作的时候,曾经觉得这是一个多么高大上的工作。逻辑思维要强,审美手绘能力要好,沟通合作能力要好,招聘要求上一个个高大上的词。然而入门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其实对一个PM的最高的评价却是最朴素的——靠谱有爱!

自然不是说那些高大上的要求不需要,只是这些相比之下更容易培养,而如果不够“靠谱有爱”即使这些再强也只能是个合格的PM而不可能是个优秀的PM。
比如,我曾经担心自己的逻辑能力不强,总有些点不能想到,后来发现其实不必自卑,只要有基本的逻辑,通过锻炼是可以增强的。经历多了,知道的不同可能性多了,就越来越严谨了;接触的不同方面多了,自然就学会触类旁通了。即使没能一开始就很强,但是多积累多思考,就会越来越强。
而这个变强的自驱动力的源头是靠谱有爱!

其实,我觉得,靠谱有爱的人,或许做什么工作都会成功的吧!
至于成功的大小则看各自的追求了。靠谱有爱的人不会以外人的眼光来界定自己的成功,他们有源自内心的信心和力量!

回到我的工作,就PM而言,我越发觉得“靠谱”是工程师对一个PM的最高评价!
一个靠谱的PM,需求的提出是严谨的,需求的沟通是详细的,需求的跟进是尽责的,对需求的结果是担当的。最怕的是需求没想清楚,经常修改需求;出了问题不能担当 ...

产品策划实习一个月的一些工作心得

2014的第一天,难得好天气,假日里起了个大早,专程骑单车去了公司,单程耗时40分钟,出了一身汗但是心情却特别好。算个好兆头哈~

算来已经实习一月多了,在公司里导师和其他同事都待我很好,而且大家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不过,在此只分享下一些工作心得哈~
另外,由于所有的心得体会都是在特定情境下得出的,并非放之天下皆准的真理,故仅可作为手边根据需求而选用的工具。切记。

自我修养

  • 产品应该是用最简单的逻辑去满足最大的需求,不要复杂化。不要把策略想得太复杂,越简单越好。
  • 从目的出发去想问题。不要想得太复杂或者想偏了。
  • 观察竞品,可以为自己提供参考。
  • 不要想确定下产品方向后再说,而是先想想看每个方向应该如何走。因为方向有时候不是你能确定的。
  • 提需求时一定要考虑全面,模糊或者没考虑到的小问题可能会导致后续不可预期的大问题。
  • 对于新问题,如果还没有确定的解决方案,则应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
  • 创新并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全新事物才叫创新,在IT行业和服务行业,如何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找到用户的痛点,找到缓和以及优化的方法,让用户消除不快,感受到愉快,也是一种创新,一种微创新。

外力支持

  • RD的解释,PM需要理解,但是解释是否合理是否采纳,还是需要从产品的角度出发。
  • 不要自己闷头想解决策略,与相关的RD沟通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

belbin团队角色理论——转自网络

笔试的时候做过belbin团队角色理论的测试,好奇查了下,再次记录下资料。
对于性格测试之类的东西,我一直认为,没有对错。只要你不是太奇葩,那么结果就看你是不是现在团队里所需的人了。不用因为没通过而自卑,性格是各异的,做好自己就行。

资料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0b8330100i21y.html
http://www.fengdingcn.org/blog/20070814/belbin-team-roles.html

团队角色理论叫做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Belbin team roles),贝尔宾(Dr. Raymond Meredith Belbin)是英国的一个教授,他在1981年出版了一本书《团队管理:他们为什么成功或失败》(Management Teams - Why They Succeed or Fail),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这套团队角色模型。
基本思想是 ...

回首来时路,花香满径——读《10堂量子创意课》

有着浅浅暖阳的午后,听着《星球疗愈》,看李欣频的《10堂量子创意课》。
名为创意书,其实是本心灵鸡汤,一个小时内能翻完的那种。
但是却为了其中一段话拖慢了进度。

如果我的生命要剪接成一部5分钟的短片,而这短片在我死前只有我自己会看到,那么短片里应该是这些:我突然懂得感谢感恩的那一片刻、我突然会主动真心地关心别人的那一片刻、我突然会不假思索地去扶人一把的那一片刻、自己的一句话或一堂课意外地让人顿悟的那一片刻、我无来由地感到莫名快乐与满足的那一片刻……至于我到生命尽头时,究竟已经去了几个国家、写了几本书、存了多少钱、有几栋房子、有多少粉丝就一点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会带一个跟出生时截然不同的自己返程,只有我最清楚,自己的生命因这一趟旅程,粹炼出多少独一无二的精纯与光泽。

突然就想安静地回忆下自己已经过去了至少四分之一的一生。素来大条不记事的我究竟记得的都是什么片刻。

记起,年幼不知岁数的时候,跟着表哥去老屋看已经处于生命最后几个月的老祖母(爷爷的妈妈),不记得老祖母的模样,只记得老屋在白天也很昏暗;
记起,学前班的时候,把刚买的一盒彩色笔送给同桌,回来被妈妈训了之后一个人哭着跑去同桌家把彩色笔讨回来,记得去的路上自己不停地哭,觉得很委屈;
记起,台风夜,听着房间的窗户被刮得不停地响,我吓得躲在被子里,而才刚学会走路没多久的弟弟站在床前,说“姐姐不怕,我保护你!”;

记起 ...

我在猎头公司实习的收获——记20131008

2013年的3月底到6月底,我在一家小型猎头公司(<10人)实习了三个多月,时间虽短,却给我留下了很多宝贵财富。现在记录下来,希望这些收获能铭记于心,给我一辈子的益处。

首先,收获了在小公司工作的经验。
第一次在小公司工作,包括公司合伙人在内的所有同事都在一个小屋子里,一举一动都可能被老大看在眼里,不能有一丝偷懒,所以一开始时可能会比较有压力,但这对于去掉学生气,养成专注的工作习惯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大家彼此熟悉,一起努力,也会有比较大的动力和家的温馨。
这些与我之前在百度实习的感受是非常不同的。百度的大公司病已经比较严重了,很多事情效率比较低,主要靠大家的自觉和KPI驱动。

另外,我学到很多良好的工作习惯。
这点其实是我非常幸运的地方。
大部分的小公司管理还是比较乱的。因此才会有人说,刚踏入社会的学生比较适合去大公司,因为大公司有规范的管理流程和良好的资料积淀。百度确实也如此。
而我,很幸运地来到了一个虽然很小,但是对流程化标准化效率化却有很高的要求的公司。
因此在短暂的实习期间,我从boss和各个同事身上学到了很多职业习惯。

  • 碰到新任务或疑惑时,多问一嘴。不要自以为是,如果做错了重头再做更浪费时间。
  • 尽量把相关工作集中化处理,把工作时间分块化,这样效率比较高。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凡事说的时候立马记个待办,要不就忘了。不要怕在别人说话的时候记录不礼貌。
  • 看邮件要仔细 ...

静待水到渠成——记20131006

经过三天的艰苦奋战,在heifrank的强大技术支持下,我的博客终于搭起来啦~~~
这是Hello World的第一篇博文哈~~~

研究生的日子xu要继续努力,希望每天都能有所思考有所进步,拒绝虚度时光!
献上高三时自编的座右铭——笑看山高谷深,静待水到渠成
不需盲目羡慕他人的成功,不需过度烦躁自己的不足。只需认清方向,每天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自然会水到渠成。

最后,附上对此博客的一点点规划。我们一起进步吧!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