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水到渠成

粗茶布裙读书忙

初上研,回到简单轻松的校园生活,虽然11月底开始实习后变忙了,但是这个学期还是陆陆续续看了不少书。
现简单记录如下:

《大败局》,吴晓波。介绍了十个中国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案例,个人觉得太过详细,当故事看可以,却不如《沸腾三十年》给我的感触深。
《激荡三十年》,吴晓波。介绍了1978-2008年这三十年中国的企业历史。了解了自己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一些品牌的发展与衰落,稍微明白了中国这三十年发展的一些选择背后的原因与无奈,深刻感受到变化之快!

《沸腾十五年》,林军。记录了1995-2010年十五年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相比《激荡三十年》而言更专注于互联网这个行业的历史,对于了解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很有帮助,可以有大局的了解。但局限于中国,建议结合《浪潮之巅》来看。
《浪潮之巅》,吴军。梳理了美国硅谷互联网公司的兴衰沉浮,相比《沸腾十五年》而言,让我了解了美国或者说互联网行业的完整IT历史。让我有了思考历史浪潮科技浪潮的立足点。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的角度讲述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虽然还是有点欧美中心论,但是还是比较客观的,也较好地介绍了人类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可以中和下我们一直被灌输的以中国为中心的可能被修改过的偏颇的历史。但也不是说《全球通史》就是完全正确和客观的,尽信书不如无书 ...

花开半朵——记20140120

寒假,又是变成异地的时候。
花开半朵,不爱你太多。
让我们在思念中度过远离彼此的日子,度过热恋过后的漫漫人生。

当爱度过盛夏,你该渐渐拢起热情,安静地熟成甜美的果实。

你该渐渐习惯,习惯平淡,习惯安静,习惯枯燥。

你该做橡树旁一同生长的木棉,而不是根须纠缠的藤蔓。

你该做遥相伴千山万水的明月,而不是低微不离的脚印。

距离,抑或分离,你只有一个选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无法忍受距离,终将只能分离。

花开半朵,只能安静地爱你一点点,无论心中的夏天有多么灿烂。

做互联网产品经理的4点经验——转自鬼脚七

产品经理是个很奇怪的岗位,好像大多数人都能做,因为每个人对某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提出一些意见和想法,甚至能设计实现原理;也好像大多数人都做不好产品经理,因为互联网上成千上万个产品,大部分是垃圾,没几个产品是用户真心觉得很不错的。
我做产品经理,还不到两年,以前十来年一直在做技术。之前做技术的时候,我恨看不上产品经理。当时想:产品经理自己什么都实现不了,每天就是提点想法,而且想法还经常不靠谱,如果哪天裁员,产品经理的位置最危险了;但等我转来做了产品经理,想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嗯,产品经理太重要的,一个产品的未来就决定在产品经理身上。
你问我现在如何看待技术人员?嘿嘿,我现在觉得,技术就是一把刀,让它杀谁就杀谁!当然,这只是开玩笑。一个好的技术团队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那是相当重要。 对如何做产品经理,我还真的是小学生,自己负责的淘宝搜索最近两年也没什么大提升。特别是看了周鸿祎丶张小龙关于对产品的一些访谈以后,我更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差距。

不过我有个优点,就是善于学习丶思考丶总结并分享。而且作为一个外行进入到这个领域,观察的角度也会不一样。这一年多下来,也找到一些感觉,发现周围的一些产品经理,容易走入一些误区,分享给大家。

做产品经理,而不是功能经理 ...

搜索引擎基础知识学习笔记

虽然我现在做的并非传统的网页搜索,但是搜索引擎的基本思想有大部分是通用的。
在学习搜索引擎的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我果然发现很多熟悉的思想,也算是将自己的经验所得做个知识梳理。

资料链接 http://blog.csdn.net/xiaoyu714543065/article/details/7932134

基于词频统计——词位置加权的第一代搜索引擎

利用关键词在文档中出现的频率和位置排序是搜索引擎最早期排序的主要思想,其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是第一阶段搜索引擎的主要排序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至今仍是许多搜索引擎的核心排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关键词在文档中词频越高,出现的位置越重要,则被认为和检索词的相关性越好。

词频统计
文档的词频是指查询关键词在文档中出现的频率。查询关键词词频在文档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其相关度越大。但当关键词为常用词时,使其对相关性判断的意义非常小。TF/IDF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TF/IDF算法被认为是信息检索中最重要的发明。
TF(Term Frequency):单文本词汇频率,用关键词的次数除以网页的总字数,其商称为“关键词的频率”。
IDF(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逆文本频率指数,其原理是,一个关键词在N个网页中出现过,那么N越大 ...

产品策划实习一个月的一些工作心得

2014的第一天,难得好天气,假日里起了个大早,专程骑单车去了公司,单程耗时40分钟,出了一身汗但是心情却特别好。算个好兆头哈~

算来已经实习一月多了,在公司里导师和其他同事都待我很好,而且大家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不过,在此只分享下一些工作心得哈~
另外,由于所有的心得体会都是在特定情境下得出的,并非放之天下皆准的真理,故仅可作为手边根据需求而选用的工具。切记。

自我修养

  • 产品应该是用最简单的逻辑去满足最大的需求,不要复杂化。不要把策略想得太复杂,越简单越好。
  • 从目的出发去想问题。不要想得太复杂或者想偏了。
  • 观察竞品,可以为自己提供参考。
  • 不要想确定下产品方向后再说,而是先想想看每个方向应该如何走。因为方向有时候不是你能确定的。
  • 提需求时一定要考虑全面,模糊或者没考虑到的小问题可能会导致后续不可预期的大问题。
  • 对于新问题,如果还没有确定的解决方案,则应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
  • 创新并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全新事物才叫创新,在IT行业和服务行业,如何在司空见惯的场景中,找到用户的痛点,找到缓和以及优化的方法,让用户消除不快,感受到愉快,也是一种创新,一种微创新。

外力支持

  • RD的解释,PM需要理解,但是解释是否合理是否采纳,还是需要从产品的角度出发。
  • 不要自己闷头想解决策略,与相关的RD沟通可能会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读海子《日记》

我对海子印象最深刻的诗,不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是《日记》。

还记得初中某个安静的夜里,慢慢默念完这并不长的诗,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当时还没有离开家,弟弟妹妹们也都在身边,每天跟我抢好吃的抢电视遥控器,但是还稚嫩的心却在当时便已经预知到未来的分离。
于我而言,亲情是世间最可靠的感情。血浓于水的爱,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的。我一直偏执地以为对亲人不好的人,更不会对无亲无故的你好,因此打心里我对不孝的人有所保留。
从高中住宿起,我便保持着每周给家里打两个电话的习惯,每次和家里人轮着说一圈话。我知道自己不会乖乖地留在闭塞的故乡,但是我的心却始终牢牢系在村口的木棉树上。

远行的游子思乡时,会停下匆忙的脚步,就像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日记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今夜我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

iOS和Android系统的区别之学习笔记

了解了iOS和Android系统各自的设计规范后,自然得继续学习下这两大目前最常见系统的其他区别。产品策划时才不会太过没常识哈~~
不过鉴于系统的规范也在不断变化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实际使用并一直观察。

另外,对于同一个产品其iOS和Android版本UI是否应该保持一致这个老问题也稍微归纳下。

学习资料感谢知乎
基本框架感谢知友郅帅杰,主要是按照产品设计过程的角度来。

app拥有的权限不同

讨论需求阶段,需要注意app所拥有的权限的区别,这关乎到需求的可行性问题。

iOS平台:app只能做自己区域(安装路径)内的事情。
Android:给开发者的权限相当广泛,小到读取其他app的权限信息,大到引导用户卸载某app。

这个区别导致:
1. Android手机运行速度变慢、造成安全隐患(原因之一);
2. iOS平台的系统管理或优化类软件较少,个性化软件较多,Android平台则相反。

界面布局方式的区别

需求确定后,需要选用适当的界面布局方式,1)上/下tab;2)九宫格;3)左右滑屏;4) 抽屉式;5)……。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平台,APP都可以随意选择界面布局方式,这一点没有本质区别。
但 ...

Holo Theme和Android Design学习笔记

继上次学习了下iOS的拟物化和扁平化设计风格之后,很自然地好奇Android的设计风格是什么样子的,与iOS是否有何区别。从而引出这第二篇交互学习笔记。本文主要学习下Holo Theme和Android Design。

首先隆重推荐下国内熟知Android Design的NovaDNG童鞋!几乎所有靠谱介绍都来自于他,不过传闻其对设计风格的喜好也是无常的o(∩_∩)o 哈哈~OK,还是不八卦了,先祭上NovaDNG的文章:
Holo Theme 大行其道, Android Design 无人知晓?
为什么比起 Metro 我更喜欢 Holo

Holo Theme

是什么
Holo Theme是一种视觉语言或者说是一种主题。
Holo Theme是Android Design的一部分,是Android Design最基础的呈现方式。Android 4.0刚发布时,Holo Theme曾经是Android Design的绝对主流,但是现在,Android Design的主流早已不是Holo Theme了。
由于Holo ...

拟物化与扁平化设计风格学习笔记

今天,苹果在其开发者网站上发布了新规,从明年2月1日其所有新提交的应用都必须针对iOS 7进行优化,包括首次提交的应用和老应用的更新版本。众所周知,iOS 7的一大改变就是设计风格从拟物向扁平化转换。但是我一直没有去深入了解究竟什么是拟物化、什么是扁平化,因此借此提醒学习下,并简单记录如下。

参考链接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100/51777.html
http://www.hxsd.com/debate/
http://baike.baidu.com/view/6931513.htm

首先明确
第一,设计风格不是移动互联网的专有名词,在建筑、绘画等等行业都有这两大设计风格的应用。
第二,设计风格没有好坏之分,把某种风格运用的出色得体便是好的设计。
第三,设计风格也有潮流,没有永远受欢迎的风格,功能才是最根本的立足点。
第四,设计风格并不是最重要的,无论选择什么风格,为产品创造个性是UI设计师的最重要使命之一 ...

从头哭到尾的喜剧——观《父后七日》

原文写于2012年11月11日。
请原谅我再次偷懒地用旧文,只因为无意中重读,感动了自己。

官方影评上说“兼具了优雅感人与豪迈奔放的影像风格,爆笑中哀恸隐现,豪情中真情浮现,更是一部深具台湾本土人文特质的温馨喜趣电影。”
但是《父后七日》,却是唯一一部,我从头哭到尾,看完还捂面痛哭了半个小时的电影。

我是幸运的,至今我深爱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家乡过着平淡但平安的小日子,而我从小还有深爱的弟弟妹妹的陪伴。习惯了你们的陪伴,从未想过失去你们的可能。但是看《父后七日》的时候,我只想抛弃一切,奔回你们左右。
台湾农村的丧葬习俗和家乡很像,连葬礼上的仪仗队的音乐都是一样的!而同为闽南语系使我不用字幕就能顺利听懂整部电影的台语对话。然而正是这诸多的相似,这诸多的熟悉,让我身临其境!
家在村里菜市场边,很多丧葬礼都在较为宽广的菜市场举行。从小听过无数次“哭爸”,看过无数次丧葬仪式,见过无数次送棺材。但是因为农村“红白喜事”的观念,旁观的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悲伤,而是渐渐懂得了对生命的顺其自然和平静接受。

然而随着时光一年年的过去,我长大了离开了家,我亲爱的长辈们也都日渐老了。
还记得六年级那次摔折手骨,老爸送我去就医的时候,第一次发现了你的白头发;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妈妈那次因为一点小事,愧疚地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