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附上微视的官网链接哈~~欢迎下载、体验、交流~~
http://www.weishi.com
通过这两天对微视的体验,我基于微视的产品目标梳理了主要的问题和可能的改进方法如下。
当然,改进方法的可行性等都还需要后续的更进一步验证和讨论。
微视产品目标
1.内容平台:作为一个内容平台,优质的用户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2.社交平台:社交平台以用户为核心,哪儿有我的朋友我就去哪。因此需要关注如何吸引更多的用户,如何增加用户黏性。
3.视频工具:工具的需求比较稳定而且比社交类产品更加持久;同时,技术做好了也利于提高内容质量。
当前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法
1.加强优质内容和用户的产出、展示和传播(对应内容平台)
a) 搜索标签时展示质量最高的4个微视:质量度高的微视才能吸引用户点击标签查看所有相关微视。此处,标签所有相关微视的展示页面还是按照时间流展示,不过点击标签名称进入时定位到最新的一个微视,而点击展示栏里的微视的时候是定位到该条微视。
b) 微视播放有限次后默认暂停:减少流量,让用户更放心地浏览内容。
c) 搜索用户时除了其昵称匹配度和活跃度之外,还要考虑内容相关性:比如搜索“旅游”时不是名字含有“旅游”但发布的微视都与旅游不相关的“国际旅游岛”排在第一。用标签搜索用户,本意应该是希望看到内容相关的用户,所以可以适当提高标签匹配的权重。
2.激励用户发表微视,丰富优质内容增加优质用户,也让用户因为付出而更有黏性(对应内容平台和社交平台)
a) 拍摄后可选择保存到草稿箱,解决“室内有wifi室外有风景”的问题:草稿箱不再是发送失败时的暂存空间,而是保持原创同时又节省用户流量的方法,让用户更没有后顾之忧地发布微视。
b) 个人页“马上拍摄”按钮露出:用户个人页在暂无微视时,下面还有“马上拍摄”按钮,但是按钮的文字没有露出,不能祈祷吸引用户发表微视的作用。需要对界面做一定调整。
c) 提供活动入口,吸引用户参加活动:“发现”的目录里,有的标了“活动”,但是怎样参加活动却没有明确说明,可以在点击进入后提供一个“我也要参加活动”的入口。
d) 加强活动运营,培养用户拍微视的习惯: 比如“女神不怕微视的360度考验”选美比赛,“微视野•校园美丽一角”大学用户普及的比赛,“微视界•你就是我的一切”爱情微视比赛,给明星传达爱的激励粉丝不仅围观偶像还自己发表微视的活动。等等诸如此类。
e) 优化用户发微视时添加标签的过程:为微视提供更多可供数据挖掘的信息。
i. 给发表的微视增加标签时,输入标签的部分与页面其他部分相似,输入框可以更突出一些。
ii. 增加标签时,输入标签时下方提示“未匹配到结果”,容易让用户以为操作错误,而不敢点击“完成”按钮。
3.加强关系链导入和培养,拉新用户增加用户黏性(对应社交平台)
a) 刚注册时的推荐关注的选择:现在是推荐前5名的微视大咖和微视团队共6名用户。问题是这5名大咖不一定是你感兴趣的而且也不一定活跃。建议:
i. 推荐微博、微信、通讯录上的好友,让用户刚来就不孤单。
ii. 根据微博上的关注和微信收听的公众帐号,推荐类似的用户,比如根据微博关注了糗事百科推荐搞笑型的用户等。
b) 减低用户互动的成本,及时显示输入框:在某个用户的个人页里点击某个微视的评论框或者转发框进入后却没有等待输入的框。不知道用户点击的目的是希望自己发表评论或转发还是更查看其他人的评论转发内容。
4.增强产品拍摄效果做个好工具,更省流量让用户更放心(对应视频工具)
a) 增强微视拍摄效果:拍摄时即可增加滤镜或特效等,提高内容质量,增强用户成就感。(实现成本需考虑)
b) 增加将多个本地照片转为一个微视的功能:让有这部分需求的用户转换观念改用微视而不是很麻烦地发一堆照片。(需要调查这部分需求的大小)。
其他细节
1.“看大咖如何玩转微视”文案:总给我一种点击后会直接看到大咖的微视的预期,而不是进去后看到一堆的推荐关注。推荐关注是否出现的地方太多了!
2.发送转发失败时的操作:发送转发失败时,点击内容的部分居然是回复,只有点击红色的小圆才是重新发送,这样操作的难度有些大。
3.双#号表示话题的做法:用户将这种习惯搬移到微视里来了,但是当我基于同样的习惯点击#号内的文字时却没有反应,是否要引导用户改用标签,还是把##的内容作为默认标签,点击后进入到相关的标签页里。
4.个人页设置头像和封面时截取的图片的操作:图片的长宽比例最好跟最终展示的比例一致而不是正方形;并且可以把框外未选中的地方暗化,以提供预览。
5.个人页编辑性别的页面:默认为保密,点击进入编辑界面时,选择框下方两行空白太丑了;另外选择时,我没有意识到要通过滑动来选择,而是直接点击了“女”这个选项,发生了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