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一个数据估值的问题,问北京住宅的总量。
要求列出所需的数据及其预估值并且说清楚如何得出最后的住宅总量的估值。
另外,为了交叉验证,还要求写出两套方案。
我的回答及存在的问题
我回答的两个方案如下:
1. 人口估值法(名字只是浮云。。)
所需数据为:北京常住人口数量,估值为3000W;北京住宅的平均居住人数,估值为6。
计算过程为:北京常住人口数量÷北京住宅的平均居住人数=3000W÷6=500W(套)
2. 面积估值法
所需数据为:北京居住用地面积,估值为240W ㎡;北京住宅平均面积,估值为80 ㎡; 北京住宅楼平均楼层层数,估值为10。 138600W ㎡
计算过程为:北京居住用地面积÷北京住宅平均面积×住宅楼平均楼层层数=240W÷80×10=30W (套)
且不言他,先吐槽下自己对于北京居住用地面积的估值吧!
此数据,当时本想通过我国的总面积来间接知道量级的,但是记不得了。。。应该是960W 平方公里呀!也就是960W乘以10的6次方 平方米!如果知道了这个,从北京在中国地图上的大小大概也能知道量级了。
然而,即使不知道我亲爱祖国的国土面积,也不该得出240W ㎡这个值的呀!!!一万平方米也就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多么小呀!近似值,1500米边长的正方形面积为225W ㎡,可见240W ㎡是多么的离谱的估值!当时居然没有换个方向就事论事地去评估这个估值,一拍脑瓜出来的离谱数据就直接用上了哎!
切记,当一条路行不通,可以换个方向曲线救国;当没有任何借力,可以就事论事避免离谱的错误!
估值也有NPC问题
回到问题上,总体而言,上述两个方案的思路至少是不错的。第一次做这类数据估值问题,个人感觉方法的合理性比结果更重要。
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诸多方法,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类方法,比如:
基于大部分情况下一套住宅有且只有一个电表,那是否可以通过北京市电表数来预估北京住宅总量呢?
第一感觉,是否这个方法也可行?而且结果确实会比较准确?
但是!问题是——北京市电表数你又该给出什么预估值呢?!
其实,这就类似于计算机学科的算法知识中的NPC问题。
NPC问题存在着一个令人惊讶的性质,即如果一个NPC问题存在多项式时间的算法,则所有的NP问题都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求解。也就是说所有的NPC问题难度相当。
同样的,北京市电表数和北京住宅总量就像NPC问题,若是你能估出北京市电表数,自然也能估出北京住宅总量,二者难度是相同的。故而,很显然的,我们不能通过估计北京市电表数来预估北京住宅总量。而是,应该通过比北京住宅总量获取难度更小的数值来推算北京住宅总量,比如北京市人口或北京市面积等。
科学果然是交叉的哈!估值也有NPC问题呢!
纯粹觉得好像缺个结尾
说点题外话作为结尾。
这个问题其实是昨天参加的实习笔试中的题目。
很少公司招聘实习生需要笔试哈,虽然花了两个小时答题,但是这种严谨的态度却让我觉得很靠谱哈!毕竟是双方选择,招聘方的慎重和重视会让应聘者感到职位的难得和重要。当然,这也确实需要增加很多成本。就看是否值得这么做了。